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宇宙法则三元对立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宇宙法则三元对立的知识,包括宇宙三元论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生物三元论指的是什么
1、三元论提法最早应该源自于《道德经》,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说。道学认为“三”衍生了万物;中国民间认定的“三”,有稳定和谐之意,如“三足鼎立”。“元”通常为始、开端的意思。依据这样的原理,而后又延伸出种种民间的三元之说,不过这些依托于《道德经》原理的三元论都存在一个关键的缺陷,是站在物性立场上的世界观解说,换句话说,被人类时空世界所局限。这和我们今天要说的三元论大不同,我们的三元论早些时候被称为三的法则——层次论,是必须依托宇宙观的学说,是对二元矛盾论的超越,在《世纪之巅--三的法则》、《三的法则——层次论》文中已有详细的描述,今天不妨再从整个宇宙系统立场方面作进一步的补充解说。
2、通过三元伦来阐述宇宙产生及运行的过程,具备有多种的解说,这是由于观察者所持不同立场的缘故。
3、一、《道德经》的解说我们把它归为自然观方式。这里的道指的是万物的本体。我们无从知道本体为何物?却清楚万物的产生必然要具备相对的运动!这样,就出现了一个绝对本体与相对运动之间的模型——“一”,“一”是一个象征性的本体。道生一,一是太极;一生二,二是阴阳;二生三,三是阴阳配合;三生万物,万物是万事万物。
4、二、佛教的三身佛和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解说属于生命观方式。佛教的法身佛、报身佛、应身佛即基督教的上帝分身:圣父、圣子、圣灵,即体现了生命的创世过程,又产生了生命从上到下的层次。
5、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有天、地、人三位一体的解说。认为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踪。又有:人有三性,一天性、二禀性、三习性。天性是纯善无恶的,孟子说的性善,正是指的天性;人赋的性是禀性,禀性是纯恶无善的,荀子主张的性恶,正是指的禀性;后天的性叫习性,习性是可善可恶的,“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告子说的性“可东可西”,正是指的习性。
6、四、时空、生命结构的解说可以归纳为是物理的方式。时间、空间、生命三位一体即“一”,时空即宇宙,时间表示运动,事物的轮回,具有单向性。空间产生了万物、生命的形体。时空与生命互为证明形成完整的世界。
7、即心识体生命、能量体生命、物质体生命。
8、和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天、地、人三位一体解说相比,完全符合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以及人的天性、禀性、习性三性道理。
9、和时空、生命结构的解说相比,显然要更细化的多,原因就是将世界和生命进行了层次的区别。我们以物质世界来进行细化分析,世界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生命则由灵性和物性组成,它们的对应关系:时间对应灵性生命,为无形;空间对应物性生命,为有形。时间相应灵魂的轮回;空间显形物性生命的存在。
10、如果我们只通过“一生识,识生能,能生物”来看待生命创造的顺序过程,原有的三元论足以体现出这样的原理,正因为如此,人类历史以来总是把所有的精力关注在物性文明的发展之中,认为一二三顺流才是生命来到世界的主要任务,认为只有通过二元对立的推动,才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硬道理,因此谁都认为和平发展都是短暂的,斗争才是永恒的主题。也正因为如此,这个世界终于走到了不通过痛苦的手术无法自醒的地步(详见后文《文明的终结》)。
11、一个新型三元论的宗旨就是带给大家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宇宙观,它所建立的是世界层次论,超脱于“阴阳二元”的世界矛盾论,它赋予我们更多的是包容而不是对抗。提倡的是生命的逆流而不是顺流,所谓的“顺则凡、逆则仙”说的就是这样的法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的“三”代表的是以生命为中心的主题,当你听天由命、顺流而下时她是事物的末端,当你逆流而上跨越层次的天梯时,她就有可能成为万物的老大,把你带到意识生命的源头!可见任何事物的开始、生成过程和终结都是由“三”来派生的。
12、生命的意义在于意识的提高,心灵的成长,头脑的进化,这就是上层次的生命使命。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在物性世界必然会存在的、释放的邪恶能量,因为灵魂想体验到一切,每一个星球都是一个学校,都来自造物主的创造,不管这个造物主究竟是上帝、意识还是能量,唯一不变的,她是通过我们一二三过程体现的一切事物的化身!
二、1 阴阳五行学说对三元医学理论还重要吗
要想学中医,必然要了解一下阴阳五行学说。对三元医学来说,这个阴阳五行理论实在不重要了,学中医,阴阳五行理论学不学都可以了,但是在医学考试的当今,还是沿用古中医知识的考试时代,学习就显得被迫式的了。若中医学全部进入三元医学时代,就可以不学《内经》、《伤寒论》,就可以不学阴阳五行理论了。阴阳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三元医学理论不丢弃阴阳学说,但原则上已不把阴阳辩证做为辩证治疗的总钢。三元医学学说把辩证治疗的总纲定为三元医学理论。阴阳五行理论可做为了解内容。一阴阳学说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古人把这种不断运动变化,叫做“生化不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对立统一的存在,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变化之父母(事物的变化是由事物本身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形成的),生杀之本始(事物的生成和毁灭都是来自于这个根本法则),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一切奥妙的所在),故治病必求于本(所以要想治好病,就必须从这个根本问题-阴阳上求得解决)”。阐明了宇宙间一切事物的生长、发展和消亡,都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因而,阴阳学说也就成为认识和掌握自然界规律的一种思想方法。医学属于自然科学范围,认为人体生理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也超越不出阴阳这个道理。因此,我们想要掌握疾病的发展过程,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获得满意疗效,就必须探求人体的阴阳变化情况。阴阳的含意及普遍性:古代思想家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两个方面构成的。这两个方面就称为阴阳。一般来说,阳代表事物具有动的、活跃的、刚强的等属性的一方面,例如,动、刚强、活跃、兴奋、积极、光亮、无形的、机能的、上升的、外露的、轻的、热的、增长、生命活动等。阴代表事物的具有静的、不活跃、柔和的等属性的另一方面,例如,静、柔和、不活跃、抑制、消极、晦暗、有形的、物质的、下降的、在内的、重的、冷的、减少、肉体等。当两件事物发生一定联系时,可以把它们分为阴阳。例如,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火为阳、水为阴、男为阳、女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若是以一个动物为例,则它的肉体为阴,生命活动为阳;它内在的脏腑为阴,外露的皮毛为阳;它向下的腹为阴、向上背为阳……。由以上例子说明,阴阳是指宇宙间万事万物,最基本的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二、阴阳变化的规律阴和阳之间,并不是孤立和静止不变的,而是存在着相对,依存、消长、转化的关系。现分述如下:(一)阴阳的相对性:阴阳是说明事物的两种属性,是代表矛盾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是自然界相互联系的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如天为阳、地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热为阳、寒为阴;阳电与阴电等。诸如此类,说明了不论任何事物,都是对立存在宇宙间的,但是,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必须根据互相比较的条件而定。就人体而言体表为阳,内脏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属阳,五脏为阴;就五脏而言,心肺在上属阳、肝肾在下属阴;就肾而言,肾所藏之“精”为阴,肾的“命门之火”属阳。由此可见,事物的阴阳属性是相对的。阳中还有阴阳,阴中也有阴阳。(二)阴阳的互根:古代医学家称为“阴阳互根”。中医学有“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和“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等论点。意思是说,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以人体生理来说,机能活动属阳,营养物质(津液、精血等)属阴。各种营养物质是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有了足够的营养物质,机能活动就表现得旺盛。从另一方面来说,营养物质的来源,又是依靠内脏的功能活动而吸取的。以上说明二者是相互依傍、存亡与共的,如果没有阴,也就谈不上有阳。如果单独的有阴无阳,或者有阳无阴,则势必如《内经》所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则一切都归于静止寂灭了。(三)阴阳的消长:指阴阳双方在对立互根的基础上,是在永恒地运动变化着,不断出现“阴消阳长”与“阳消阴长”的现象,这是一切事物运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例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万物才能生长化收藏。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临床上常常以阴阳偏盛偏衰(即阴阳消长)来说明临床的不同证候。例如,寒属阴、阴盛则见寒证,如受冷后出现的胃寒腹痛、腹泻等;热属阳、阳盛则见热证,如一般的急性肺炎、有高热口渴、皮肤红等急性热病症状。有些虚弱的病症,其发病机制不是因为阴或阳的偏盛,而是因为偏虚。如果某脏腑的阴偏虚,称为“阴虚”,此为阴消,“阳”相对的突出,因为热属阳,故阴虚见热证。这种现象称为“虚热”。如果某脏腑的阳偏虚,此为阳消,称为“阳虚”,此时“阴”相对突出,因寒属阴,故阳虚见寒证,这种现象称为“虚寒”。在正常情况下,阴阳常处于相对平衡的,如果“消长”关系超出一定的限制,不能保持相对的平衡时,便将出现阴阳某一方面的偏盛偏衰,导致疾病的发生。(四)阴阳的转化:指同一体的阴阳,在一定的条件下,当其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其双方可以各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转为阴,称之为“阴阳转化”。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过程的话,则转化便是一个质变的过程。《素问》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时,便有可能向热的方向转化,热“极”时,便有可能向寒的方向转化。如某些急性热病,由于邪热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在持续高热的情况下,可以突然出现体温下降,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一派阴寒危象,这种病症变化,即属由阳转阴。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使正气恢复,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为由阴转阳,病情好转。此外,临床上常见的各种由实转虚,由虚转实、由表入里、由里出表等病证变化,也是阴阳转化的例证。三、阴阳在医学中的应用(一)阴阳与人体解剖部位的关系:根据上述之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背为阳,腹为阴的规律,则人之皮毛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二)阴阳与人体生理的关系:人体的健康与否,决定于阴阳的是否调和。阴气平顺,阳气固守,两者互相调节而维持其相对平衡,是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如《内经》所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摄取饮食后,经过脾、胃的腐熟运化,将营养物质运送至全身各处,使肉体增长强壮、使生命活动力旺盛。食物消化后有形的废料,由前后二阴排出。人体之阴阳若是保持在平衡的情况下,人体就健康。(三)阴阳与人体病理的关系: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来,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即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即阴)证。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另阴阳偏衰,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正常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正常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的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内经”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证。(四)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阴阳是诊断的总纲,但根本都是毒郁虚。疾病虽然很多,但其属性不外阴阳两类,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总之,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五)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寒、热、温、凉、温热属阳,寒凉属阴。从治疗上总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这就是治疗的基本出发点。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人体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阳虚和阴胜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②阴虚和阳胜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③正气不足,治法:虚者补之;④邪气偏胜,治法:实者泻之;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潜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二五行学说(一)五行学说的概念五行学说同“阴阳学说”一样,它也是一种哲学概念,是一种认识和分析事物的思想方法。“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是指这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相生、相克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工具。祖国医学中,首先以归类的方法,说明人体各部位之间,与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是在五行归类的基础上,以五脏为中心,以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说明人体各部之间在生理过程中的关系。在病理情况下,也以这种关系分析判断病情。五行的属性:木-代表生气旺盛的-“木曰曲直”。火-代表炎热的、向上的-“火曰炎上”。土-代表具有营养作用的-“土曰稼穑”。金-代表具有摧残杀伤作用的-“金曰从革”。水-代表寒冷的、向下的-“水曰润下”。(二)五行学说的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规律 1.相生规律:生,含有资生、助长、促进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互相资生、互相助长的关系。这种关系简称为“五行相生”。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在五行相生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我生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母子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水为例,生我者为金,则金为水之母;我生者是木,则木为水之子。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由于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起资生和促进作用。 2.相克规律:克,含有制约、阻抑、克服的意义。五行之间,都具有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阻抑的关系,简称“五行相克”。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在五行相克的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克我、我克两方面的关系,也就是“所胜”、“所不胜”的关系。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以木为例,克我者为金,则金为木之“所不胜”,我克者为土,则土为木之“所胜”。其它四行,以此类推。结合五脏来讲,就是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肝,起着制约和阻抑的作用。 3.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制化规律的具体情况如下: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火克金,金生水,水克火。土克水,水生木,木克土。金克木,木生火,火克金。水克火,火生土,土克水。 4.相乘规律:乘,是乘袭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是一种病理的反常现象。相乘与相克意义相似,只是超出了正常范围,达到了病理的程度。相乘与相克的次序也是一致的。即是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如木克土,当木气太过,金则不能对木加以正常的制约,因此,太过无制的木乘土,即过强的木克土,土被乘更虚,而不能生金,故金虚弱,无力制木。 5.相侮规律:侮,是欺侮的意思。从五行生克规律来看,与相乘一样,同样属于病理的反常现象。但相侮与反克的意义相似,故有时又曰反侮。相侮的次序也与相克相反,即是: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以上相乘、相侮的两个规律,都是在病理情况下才会产生,例如,水气有余,便克害火气(图所胜),同时又会反过来侮土(所不胜)。如果水气不足,则土来乘之(所不胜),火来侮之(图所胜)。这都是由于太过和不及出现的反常现象。(二)自然与人体结构、机能的五行分属祖国医学理论,不仅认为人体各部分是一个整体,而且认为人体与外在自然境,也有其相应的关系。为了说明体内体外的整体性和它们之间复杂的关系,在祖国医学中,便以五行为中心,按照它的各个特性,用取类比象的方法,将自然界和人体有关的事物按其属性,形态现象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为五大类。其主要目的是便利于了解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并作为观察事物变化的推演法则。见表表五行归类五行木火土金水方位东南中西北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寅卯巳午辰戌丑未申酉子亥四季春夏长夏秋冬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味酸苦甘辛咸五志怒喜思忧恐五智仁礼信义智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五官目舌唇鼻耳五体筋脉肉皮毛骨五魄魂神意魄精五气风暑湿燥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温温热自然凉寒六神青龙朱雀勾陈腾蛇白虎玄武从表中可以看出,每一行所属各种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可能说明事物变化发展互相推移的综合关系。例如,以木来说,春季草木开始萌芽生长,呈现了蓬勃的生气,并出现青的颜色,故用木来象征春。在生长化收藏的过程中,属于“生”的一环。春季多风,结合人体肝脏性喜条达舒畅,象征着木和春的情况。而五脏中的肝和六腑中的胆是表里关系,肝又开窍于目,在五体中主筋,故肝病每多出现目病或抽筋(痉挛)的症状。肝木旺者多喜怒,而大怒又易伤肝,所以在五志中主怒。某些肝病,往往会出现青的颜色。把以上这些自然现象和生理与病理现象联系在一起,就可以把木、春、肝、胆、目、筋、怒、青等一系列的事物和现象,归属于木的一类之下,形成了一个系统。若是从横的方面来看,则亦有明显联系,就以五行本身来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就是明显的横的联系。(三)五行学说在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运用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解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关系,利用调整五脏间生克乘侮关系来治病。如:①肝木乘脾土,则临床上见肝脾不和证,治疗时一般是采取“培土抑木”(疏肝健脾)的方法。②肾生肝,(水生木)肾精能滋养肝脾不和证,即“水能生木”,当“肾水”不足时,肝木失养,病人出现“肝阳上亢”等水不涵木的病证,治疗时要滋水涵木,肝阳上亢的证候可以得到改善。③肾助脾(火生土),脾的运化功能需要肾阳的帮助才能正常进行,如果肾阳虚导致脾阳虚,临床上出现脾肾阳虚证,产生腹泻、水肿等证。治宜温补肾火,资助脾阳(温肾健脾)的方法。④脾益肺(土生金),脾气健运,将饮食精微运输给肺,从而保持肺的功能正常,脾虚精微不升,废浊不降,容易产生痰湿,出现痰多,咳嗽等肺的症状,治疗则需健脾化痰,即“培土生金”健脾补肺的方法治疗,往往取得较好的效果。⑤肾济心(水火相济),肾主水,心主火,肾藏精。正常时,心肾互济,心助肾以阳,肾助心以阴,互相交往,保持平衡状态,中医叫“心肾相交”。如肾水不足,则不能滋润心阳,就会引起心火亢盛的症状,出现“心肾不交证。”治疗应当滋肾水(阴)降心火,使病证得以痊愈。总之,懂得这些规律,可以帮助加深对中医病因,病理的理解。治疗方面,同样利用五行关系,指导临床实践,仍有一定意义。三元医学理论里面,唯一还用到的是阴虚和阳虚。阴指的是物质的,指精、血、津液,形体,是形成生命的原始物质。阳指功能,神、气,是生命活动的动力体现。阴是形体,阳是动能。阴是精,阳是神。阴是血,阳是气。阴是精血,阳是神气。
三、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
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的基本原理。
1、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是事物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既对立(相互排斥)又统一(相互联系)的关系。
对立和统一是矛盾关系的两个方面或两种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叫做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叫做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性质和倾向。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倾向。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统一的(相互依存)
一方面,斗争性制约同一性;另一方面,同一性制约斗争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对立的(相互区别)
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性);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可从两大方面来分析:
(一)内因和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事物的内部矛盾即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部原因,简称内因。
事物的外部矛盾即该事物同他事物之间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外部原因,简称外因。
内因和外因之间关系是辩证统一的。
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①同一性的作用: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利用、相互促进;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方向。
②斗争性的作用:在事物量变过程中,斗争性推动双方力量消长,为质变创造条件;在事物质变过程中,斗争性导致矛盾解决,实现事物的质变。
总之,事物发展是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一般是指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即事事有矛盾;第二,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存在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和矛盾的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第一,矛盾性质的特殊性。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第二,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分为基本矛盾和非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第三,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①共性与个性是相互区别的。个性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特殊性质。共性是个别事物之间的共同本质。例如,每种水果都有自己的特性,但它们都是水份较多的能吃的植物果实。
一方面,共性只能存在于具有个性的具体事物之中。例如,谁也没有见过一般的房子,只有北京的四合院、天津的洋楼等等。
另一方面,具有个性的具体事物同时又蕴涵某种共性。例如,就汉语来说,没有“果(果实)”一词,就没有“苹果”和“芒果”等带有“果”字的名词。
③共性和个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场合为共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为个性的东西。例如,辽宁的毛孩。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