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旅游十元宇宙的复合性公司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旅游十元宇宙的复合性公司的知识,包括元宇宙插画-VR全景的市场前景怎么样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什么是VR旅游
旅游是很美好,但是在人挤人的状态下怎么也美好不起来。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恐于出门的长假。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旅游怕的就是“想到一块去”。毕竟平时大家都没有时间,只能趁假期去旅旅游,散散心。结果就是每年各大景区人头攒动,只看人不看景了。不免就让人扫兴,也让不少想旅游的人“望洋兴叹”了。而且旅游业最大的问题还在于“柠檬市场”严重,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导致游客们一直说着一句“看景不如听景”的话。
对此,一个新兴的旅游行业应运而生:“VR+旅游”。顾名思义就是用VR来做的旅游业,通过VR设备让人置身景点场景之中,让人足不出户的进行一次感官的旅游,而VR旅游能否改善“柠檬市场”严重的旅游业呢?
VR+旅游也不单单只有让人看景观景一种模式,根据目前市场上存在的VR+旅游的例子,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
这种就是用VR来“旅游”,通过VR头显等硬件设备,重现景区VR内容,让人足不出户就置身于景点内,进行一次旅游的感官体验。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第三星球、故宫展览等。第三星球以一个景点一个APP的方式提供国内景区的VR视频,而故宫博物馆以一期一个主题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不同展厅不同展品的VR视频,即使错过线下展览也可以通过APP观展。这也是VR+旅游数量最多,占比最大的模式。
2、切入旅游附加项目,为真实的旅游服务类型
这种VR+旅游最火的是VR+旅馆,这种是为实际旅游业服务,通过将VR技术应用到酒店,能够让游客们提前对景区住宿条件进行预览,与传统的照片对比,三维立体的空间更能系统的展示酒店实际的情况,以方便游客选择。此外还有街道,景区周边路线等的VR,都是为实际旅游业做服务。这类的代表有美国的Expedia。该公司为消费者提供VR选择酒店的服务,其负责产品和设计的高级VP表示:VR可以改变人们在线决策的方式,让用户“进入”酒店房间并查看配套设施。
这种是自己用VR打造一个旅游游玩项目,类似大规模的VR线下体验店的感觉,不过是规模更大,系统更完善,有相应的游玩系统,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VR主题公园。早在多年前,迪士尼等主题公园已开始尝试通过各种技术让虚拟游玩项目达到逼真的效果,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进行了VR主题项目试营业三亚鹿回头景区等等,都开始利用VR技术让人的游玩变得更有趣,更难忘。
这三种VR+旅游,第一种是主流,占据了VR旅游市场的绝大部分,虚拟旅游主要还是为了迎合人们没时间的情况衍生出来的。这些VR+旅游在如今旅游业中又有什么竞争呢?
VR+旅游主要是在时间和内容上切入市场。
VR+旅游迎合了“碎片化时间”,而且相对便宜。旅游的两个要素是金钱和时间。资金上VR+旅游所涉猎的虚拟旅游相对于真实的旅游,价格上要便宜了不少,即使没有设备,也能够花少量的资金去线下体验店尝试。同时对于当今社会大众来说,“碎片化时间”是普遍现象。人们迫于工作、家庭、学习等因素,往往没有完整的几天、一周的假期,有时候只有几个小时,或者半天、一天的休息时间。这种零散的,碎片化的时间,很多时候不能够支持游客们去进行一次实际的旅游,而迎合和这种“碎片化时间”,VR+旅游的虚拟旅游就十分合适。用户们往往只需要一下午,去体验店就能进行一次虚拟旅游,有条件自己有VR设备的,甚至能利用闲暇的一两个小时就可以来一次虚拟旅游了。
VR+旅游内容多样,具有丰富的可玩性。
VR+旅游的内容是吸引人的另一大因素,不仅仅是普通的景区景色方面的内容,VR+旅游因为是提前录制的内容,介绍和解说也会更加的详细完善。而且也可以让夏天的人看到冬天的雪景,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甚至比如古代游,宇宙行、电影场景游、动画场景游等特色项目,毁于战火或者自然灾害的景点等等。而对于VR主题公园来说,用VR技术更能为前来主题公园寻求刺激或者乐趣的人提供了更新奇的体验,同时也给没有能力购买昂贵VR设备的普通用户提供了一次体验机会。
新兴事物的发展本身就是为了解决相应的需求。VR+旅游正是迎合了市场需求,解决一部分没时间、没资金进行实际旅游,但又想有旅游体验的用户需求。
但是VR+旅游毕竟不是真正的旅游,也不能完全代替旅游。人们在闲暇的零散时间进行一次虚拟旅游,虽然有旅游体验,但是往往还是会意犹未尽。就像我们吃了一份“海鲜味”的泡面,虽然有海鲜的味道,但是远远达不到真是海鲜的程度,这时候我们会不会再想有机会去真正的吃一顿海鲜呢?我想即使不会真的去,也大多会想一想,这就是其广告价值。VR+旅游让人利用闲暇时间粗略的体验一次虚拟旅游,所带来的更多的是让人们产生去该景点旅游的冲动,以此能刺激真正旅游业的发展。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方面,比如用VR+旅游进行导游的培训,让他们在学校等就可以进行实际演练等等。那VR+旅游具有如此的优势以及发展价值,是不是前途就能一帆风顺呢?VR+旅游终究不是真正的旅游方式,旅游还是要真正的走出门才行。路上遇见的人和风景都是不能被替代的,这些都是VR带不来的。但是VR可以做到别的,例如提前看看当地的特色,还可以运用在预订酒店VR看房之类的辅助出行的方式上。
二、现在VR游戏的前景怎么样
众所周知,历史上,已经有好几波VR浪潮拍死在沙滩上了。
1968年,计算机图形学之父 Ivan Sutherland开发了第一个计算机图形驱动的头盔显示器及头部位置跟踪系统 Sutherland。但因技术限制,设备相当沉重。
1983年,NASA开发了用于火星探测的虚拟环境视觉显示器 VIVED VR,其与如今的 VR设备十分相似。但数百万美元的高昂造价,使民用市场望而却步。
几年后,计算机科学家 Jaron Lanier成立的 VPL Research公司推出了一系列 VR产品,包括头戴式显示器、动作追踪手套、环绕音响系统……尽管价格依旧昂贵,但 VPL Research是第一家将 VR设备推向民用市场的公司。
此后,随着技术快速更新,不时有公司推出 VR产品,意图开拓民用市场,其中包括著名的 Hasbro、SEGA、Nintendo、Sony等。但囿于技术水平,无一例外因高成本、低性能,以失败告终。
20世纪末期的 VR热潮在一批批身先士卒者的悻悻而归中陷入沉寂。
后来的事情,就是我们都知道的了。
2012年,Oculus Rift在 KickStarter上启动众筹,一个月内筹资 243万美元,引起轰动。VR又一次进入到大众视野。
2014年 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 Oculus, VR商业化进程又一次蓬勃开展。
在被称为VR元年的15~16年,数家大公司集中出新。
被Facebook收购的Oculus推出CV1(PC)、HTC推出Vive(PC),Sony推出PSVR(PS4),三星推出Gear VR(三星旗舰机),就连Google也参战,推出了Daydream View(高端安卓机)。群雄逐鹿,好不热闹。
聚焦于游戏行业的市场调研公司Superdata发布的2016年虚拟现实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VR行业总营收18亿美元,其中3.14亿为消费者软件及服务收入,在这之中,游戏又以44%的高位独占鳌头。
至于对未来的预期,各个数据公司及投资机构给出的数字不尽相同。比如对于2020年的整体市场规模,从德银给出的70亿美元保守估计,到Superdata给出的377亿美元乐观预期,二者相差近5倍。其他机构给出的预期也基本在100~350亿美元之间。所有机构一致认为VR市场的规模处于持续增长阶段,而分歧点则集中在:未来几年,VR市场是会平稳增长,还是将迎来行业爆发期?
高盛:对VR软硬件市场的基本预测(2016年1月发布)
2020年营收131亿,其中电子游戏69亿,占比52.67%;
2025年营收350亿,其中电子游戏116亿,占比33.13%。
这两个占比在2016年的实际占比44%附近波动,先略有升高,再回落。
换句话说,高盛预测短期内游戏细分继续发力,中长期随着技术发展,VR拥有更大可能性,VR+崛起。高盛集团认为VR有可能成为“继电脑和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
VR是一个新兴行业,作为其行业基础的硬件技术尚未成熟,目前的学术研究亦集中于技术研发、及讨论应用潜力,还没说到商业模式上。因此,基于VR的各类应用和服务的开发都必须划定在HMD(头显)有限、且跟不上需求的性能之内,这也是不成熟的VR行业与已经成熟的互联网行业最大的区别。在互联网行业里,你可以海阔天空地畅想,然后动手去实现。但在VR行业里,现阶段,自由畅想出来的,还停留在科幻故事的范畴。
在现代社会,在中国,我们骨子里是乐观的。所有进入了大众视野的技术革新,基本都进展顺利,成果用那句老话说就是“人民生活日新月异”。因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每一波浪潮都会成功。
很多人认为既然VR游戏是用现有游戏引擎做出的3D游戏,那和我们在手机电脑里玩的游戏也没有太大差别,但其实二者的设计逻辑是截然不同的。
目前市面上同时支持普通模式和VR模式的游戏不算罕见,比如爆款《生化危机7》,但其间的转化并不是简单兼容,而是系统的再设计。
如果将普通3D游戏直接丢进HD里,无论原来的游戏多么优秀,此时绝大多数玩家都只会觉得恼火,甚至真正意义上的“吐出来”。
VR游戏与普通电子游戏间的差异是巨大的,打个比方,如果让你在电脑里玩“丢手绢”,你会觉得好玩吗?
VR游戏与传统游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沉浸感(Immersion)指用户将身心融入虚拟世界的感受。VR里玩家直接通过自己的眼睛打量虚拟世界,甚至像在现实中一样转动眼球转换视角,不用通过屏幕和控制器的媒介,因此VR是高沉浸感的,这也是VR技术的核心魅力和永恒追求。高沉浸感也使得VR与某些游戏类型、题材天然契合。比如FPS、恐怖&色情游戏等。
由于高沉浸感放大了玩家的情绪,也使得虚拟与现实之间产生混淆。游戏尺度的把控上,也引发了很多道德争议。
传统游戏里,玩家与游戏世界之间隔着屏幕这个媒介。屏幕上的UI会帮助玩家更好地进行游戏,比如血条、比如任务列表。但在VR世界中,少了屏幕这个媒介,UI中的信息该何处安放?UI设计必须针对VR重新构思,彻底换血。
在VR游戏里,玩家可以自由选择观察的方向,开发者无法干涉。另外,传统的蒙太奇式叙事手段在VR里也失去了意义。传统游戏中常有的剧情动画,在VR游戏里挺尴尬的,故事虽然照常发生了,玩家却不一定看到了。如何将玩家的视线引导至正在发生剧情的地方,开发者对摄像机失去掌控的情况下,又如何保持剧情的感染力,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
PS:Google Spotlight Stories工作室,就是专门研究沉浸式叙事的。他们制作的故事短片在APP:Google Spotlight Stories里可以找到。顺带一提,这个工作室在今年2019年被关闭了。
VR游戏需要玩家戴上不透光的HMD设备,因此现行输入设备里,键盘、鼠标、触摸屏都只能被迫退休了,只有游戏手柄一息尚存。更能展现VR游戏高沉浸感的独特魅力的体感设备显然更受欢迎。眼球追踪、动作捕捉、声音控制、乃至读取大脑神经信号……VR游戏的交互方式多种多样。
运动手柄是现在最流行的VR游戏输入设备。缺点是:累。优点是:能减肥。
虚拟现实晕动症(Cybersickness)是谈论VR游戏时迈不过的槛。我们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这3个系统的感受器感受位置、运动、以及外界的刺激。而晕动症,普遍认为是内耳前庭系统感受到的物理运动信号,与VR设备产生的虚拟运动信号(视觉)之间的冲突导致的。现阶段的VR技术很难完全模拟真实环境,因而无法统一各种感知。
晕动症的存在限制了玩家在VR游戏中的移动。如果玩家像在传统游戏中那样自由如风,眼部不适、眩晕、恶心,就是分分钟的事。
对此,不同VR游戏给出了不同解决方案,如限制玩家活动区域、瞬间移动、增加虚拟载具、用实体跑步机辅助等,但都或多或少存在降低沉浸感、降低可玩性、增加游戏门槛等问题。移动方式是VR游戏开发难点之一,完美的解决方案尚待探索。
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中新游戏研究中心(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编写的《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中,说得很透彻了:
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VR游戏也面临多重挑战。
尤其是游戏产品,没有足够的用户基数、很难靠流行的免费模式挣到真金白银。
此外,不同VR设备的不同参数与标准,对VR游戏的研发也带来了挑战。
同时,VR设备昂贵,便携性弱,获取速度慢,使得廉价的眼镜盒正在迅速吃掉VR的入门市场并快速透支着VR的价值概念,这些设备性能差,难以满足用户较高要求,扭曲了用户对VR概念的认知。
目前,为帮助VR游戏提前落地,培养用户习惯,投资商正在大力投资VR体验店,意图通过这种模式解决VR设备的高门槛,比如将体验店建在商场等地方,来加速VR游戏的传播。
但这种模式弊端也非常明显,体验参差不一,收入不抵成本,难以成为VR游戏的最终发展形式。
现阶段VR游戏内容开发受限于种种外界因素,处于很被动的局面。市场问题几乎只能通过时间来解决:
摩尔定律说每过18个月,电子产品会性能翻倍或价格减半。暂且不论18个月是否准确,但随着技术迭代,电子设备性能上升、价格降低是必然的。
高盛统计了与HMD类似的几种电子设备(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液晶电视)的平均销售价格走势,及各自的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并认为HMD也将具有相似降价规律。
高盛:HMD降价趋势将与其他电子产品相似(2016年1月发布)
实际情况来看,2016年1月发售的Oculus Rift CV1,定价599美元;2019年3月GDC2019上发布的Oculus Rift S,性能提升(并非革新),定价399美元。基本符合摩尔定律。入场HMD开发的大玩家尚少,因此技术迭代还比较慢。
其他外设,比如定位装置、动作捕捉装置、体感交互设备、移动解决设备等,也具有相似规律。
再说到PC,根据NVIDIA公司的估计,2016年全球只有1300万台PC是VR-ready的。其中个人用户占几成,游戏玩家又占几成之几呢?HMD和PC的价格门槛极大限制了市场规模。
标准的建立不仅有助于净化市场,过滤透支行业信用的劣质产品,也有助于促进不同设备之间的兼容。软硬件开发商和用户,都能从中获益。
目前国际上尚未出现被普遍认可的VR标准。
16年4月6号,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我国虚拟现实领域首个自主制定标准《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通用规范》,其中对HMD设备的参数做出详细定义和分级。标准较为宽松,乃至低于行业内达成的共识,存在很大的弹性空间。较低的标准线实际上是在过滤扰乱市场的劣质设备,和满足较低配置的PC平台需求之间,选择了一个平衡点。另外,除了硬件标准外,委员会表示“我们下一步对软件和内容也会有一定的规划,虚拟现实应用软件的基本要求和测试方法,虚拟现实内容分级及评价规范,也是我们下一步要开始的工作。”
VR游戏与普通游戏要求相比,高成本体现在多方面:
① VR游戏需要摸索全新的设计思路,过往经验不适用,这增加了试错成本。
③对游戏优化提出更严格的要求。除了运动感知冲突外,低帧率和高延迟也是导致晕动症的重要原因。在传统游戏中,玩家就对这两项关键指标上的优化十分看重,VR游戏中,更是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影响晕动症的软件因素还有很多。总体来看,VR游戏中要考虑的细节更多,细节的重要程度也被显著放大了。
翁冬冬:虚拟现实晕动症产生机理与对策
不光游戏,任何一项产品想成功,都需要成本、需要技术、需要用户、需要商业模式。很不幸,VR游戏一条不占。
①技术:如前文所说,技术是VR最大的瓶颈。而且技术不光卡在HMD上,也卡在计算能力、卡在体感模拟、卡在5G传输。技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导致了你能想到的所有问题。
②用户:技术迭代,设备才能降价。设备降价,才能有用户。
③成本:没技术、没市场,VR游戏现阶段就是营养不良。哪个投资人爸爸敢在一个脆弱的篮子里放很多鸡蛋。
④商业模式:先来看看VR游戏现有的商业模式和分发渠道有哪些:
f、平台会员分成(如Viveport无限会员)
基本就是,拿铁饭碗的勉强糊口,参与自由竞争的,大锅饭不够分。
1、技术扼住了VR行业命运的咽喉;
2、现阶段,VR真正创造了剩余价值的地方,不在虚拟产品,而在VR+,就像互联网+那样。VR+办公=虚拟会议,VR+房地产=虚拟看样板房,VR+旅游=体验历史……投资人爸爸已经用脚投票了。哦,porn论外。
3、所有前沿技术都是从军用,再到商用,再到民用的。VR现在尚处于商用成长期,而游戏属于民用,因此游戏发力要等VR成长到下一个阶段了。(体验店是推向民用的中转站,但本质上还是属于商用。)
4、游戏行业虽然吹响了VR浪潮的冲锋号,很可惜,却打不了头阵;
5、在硬件有重大突破前,VR游戏市场规模会基本停滞。VR游戏市场的问题,向来不是游戏市场的问题,而是VR市场的问题;
6、虽说如此,游戏设计上的经验可以先积累着,毕竟现在打的怪,是船新的版本。
三、元宇宙插画-VR全景的市场前景怎么样
土木与法律专业如何进入元宇宙行业
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美的旅途。
适合自己的道路,才是最美的旅途。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偏软方向,交互技术相关的交互设计专业无疑也是“元宇宙”领域中的香饽饽专业:理工类学校有比较偏人机交互,更看重的交互流程,交互形式,更多地研究一些与实体产品,与机器的交互。艺术设计类院校的交互设计就比较偏重于界面交互,界面布局,如何在有限的界面空间中,利用图案、文字、声音等方式来提示用户完成操作。
“元宇宙”概念里,与技术类人才相比,美术类人才更像是“通才”,丰富虚拟场景和角色需要大量美术人才实现,他们大多都是游戏设计专业、动画专业背景,集中在游戏、动画公司的人才未来也许会流向到更多与元宇宙有关的行业。数字媒体艺术、交互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艺术类专业人才无论是交互页面的设计,还可以直接创造出NFT的插画师、IP设计师,抑或是元宇宙建筑师、三维场景、人物建模师,甚至元宇宙摄像师都是需要一定美术审美基础的。
市场营销专业、艺术管理专业也是香饽饽专业,他们擅长整合NFT项目和平台,甚至精通运营和策划、包装等,毕竟没人会比他们更会“讲故事”了。
一般情况下,技术的发展是先于法律的,合法合规成了NFT的最大挑战,在法律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警惕其中存在的法律风险非常必要。多数时候NFT技术乃至更广阔的区块链应用落地面临的问题并不仅仅是技术层面,而是认知层面和监管层面。
通证经济,非共享经济,主要是指以获得一定报酬为主要目的,基于陌生人且存在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NFT项目将越来越多地依靠通证经济专家来有效设计新的通证,所以经济学专业如果搭上一些社会学专业知识的人才,也必然很抢手。
未来我想搞“元宇宙”,该选啥专业?
00后学生玩NFT经历暴富爆亏过山车,立志入行把钱赚回来。
原画培训机构还是比较多,目前市场上的原画培训班推荐这几个:
1、轻微课:轻微课是国内人气很高的板绘学习平台,主打课程有日系插画、游戏原画、古风插画、动漫漫画等,轻微课的魔鬼绘画特训班风靡网络,通关晋级+魔鬼督学模式深受学生喜欢,吸引大量网友挑战他们的“魔鬼训练”和“魔鬼督学”服务!
2、触站:触站是国内人气最高的绘画作品平台,基于触站本身的海量知名画师,触站上面汇集了各种绘画名师的课程,同样包括了插画、动漫、漫画、原画、商业插画等在线课程。触站上面有大量的画师入驻,每日超万张作品更新,是画师接单约稿,积累人气的平台,同时也是绘画爱好者看图、找图、学习绘画的网站。
3.画触陪优:画触陪优是一家专注CG绘画的在线学习网校,主打的分月付费,不收全款的模式让很多学生大呼“良心”,极大的减轻了学员的学习压力!
4、羊课网:羊课网是免费的插画学习网站,上面有大量的CG插画、板绘、日系二次元、游戏原画等学习课程,主要为兴趣类的学习提供一个免费学习的平台。
5、美术加:美术加网校是从兴趣美术、艺考美术到职业插画的学习平台,上面有兴趣美术、艺考美术、手绘、插画的学习网课。
教学模式市面上的插画培训班采用的都是大班制(40-60人/班)线上网课于线下课程都差不多,要想找那种小班或者一对一的,目前没有,几十有在费用方面肯定不会少。
但想要学好板绘却并不是件简单的事,不仅要在学习前打好基础,同时还要学习思维创新设计以及商业应用元素,才能让自己的绘画作品更有新意,同时也提高了商业价值。因此想要学好插画,当一名合格的插画师,特别是对于以就业为目的的小伙伴们,还是到专业的培训机构学习效果会更好
VR技术开始爆发,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前进道路十分曲折。VR是虚拟现实技术的简称,是近两年刚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可以说,VR市场前景非常好。
作为一种复合型技术,它集传感器、数据可视化、图形图像、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于一体,目前已经在娱乐、影视、旅游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另一方面,VR产业也是5G发展新的增长点,5G与VR/AR的确存在着密切联系,5G标准的确立对VR/AR的进一步发展而言起着重要作用,能更好地支持时延敏感的AR应用。以此同时,近日国家工信部已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加快推动我国5G产业链的成熟与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下面,我从三方面来分析:
VR硬件将是未来五年的一个集中爆发期,仅仅头盔式设备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到2020年全球虚拟现实头盔出货量将达到2500万台。这几年,谷歌、Facebook、索尼和Valve等大公司先后进入这一战场,市场竞争持续火热,2019年VR市场有望突破159亿美元规模。Facebook,Sony,HTC等国际巨头已经有相关产品,Google,苹果等巨头也在进行研发,都意在成为硬件+软件平台的行业标准制定者。至2020年AR预计能达到12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其中全球虚拟现实软硬件的产值将达670亿美元。到2020年,VR市场包括游戏、硬件、电影和主题公园等的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其中VR游戏的市场规模占比接近50%,其次是VR硬件和VR影视内容。
中国VR市场销售规模2016年为57亿元人民币,2017-2022年将超过700亿元;从2015年至2017年,全国VR企业超过800家。我国以VR+为基础的新业态正步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增长期,已经在人工智能、5G通信、高端芯片、新兴显示等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这些领域的协同创新,以虚拟现实为产业抓手,能够推动不同领域的跨界融合,进而定义新标准与新技术,乃至裂变出颠覆式的新产品和新市场。
VR产业要如同专家和机构预测的那样,避让基于该产业将要给社会带来的变化。而VR的产业链包括硬件,软件平台和内容。仅仅2020年1200亿美元的市场=蛋糕足够诱惑各大公司。智能手机的普及,必然使得VR硬件在2019年会进入到一个高速普及期,一旦行业标准形成,VR内容产业将全面爆发。IDC的一份新报告显示,2018年第三季度VR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其中,VR/AR设备销量同比增长9.4%,全球VR头显出货量在该季度达到190万台。我国VR潜在用户群体规模达到2.86亿,青年男性、宅男宅女、科技达人、网游电竞成为VR重度用户最重要的标签。VR直播受益于全民社交的时代,游戏、直播、影视、行业+应用四个细分领域的商业模式已经出具端倪。
任何新兴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持续的关键技术突破与科技创新支撑,强大的各类VR人才支撑,不衰的市场需求拉动。而虚拟现实技术可能的颠覆性,以及对未来人类社会的影响,决定了各个国家都要抢占这个市场风口,VR的发展就成了一种时代的必然。VR产业要可持续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在综合影响,可以说,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前进道路十分曲折。
在本周举行的谷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除了Pixel4系列手机之外,还有PixelBuds2无线耳塞,PixelbookGoChromebook笔记本电脑、GoogleNestMini智能扬声器,以及NestWifi智能路由器灯一系列让人应接不暇的新硬件出炉。不过好像是为了印证“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正确性,谷歌方面在推出大量新款硬件产品的同时,也宣告了自家一款产品的终结。
谷歌方面日前表示,Pixel4系列将不再支持虚拟现实平台Daydream,并且未来也将不再销售DaydreamView等设备。很显然,尽管现有的产品依然能够基于老机型运行,在未来一段时间也会获得维护,但毫无疑问的是,谷歌已经放弃了Daydream这一平台。而事实上Daydream的失败早已是必然结果,这个项目能一直“苟延残喘”到今天,可能才是更为出乎意料的结果。
当然,我们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是这个Daydream项目的名字(白日梦)不太吉利,而是在此之前,Daydream就已经是一个“僵尸”项目了。谷歌方面一年多没有更新DaydreamVR设备,也没有对系统进行有意义的更新,商店中更没有新的内容上架。
无独有偶,在今年8月的三星GalaxyNote10系列上,官方也宣布将不再兼容GearVR,并不再提供适配器的兼容形式,而GearVR则是Facebook旗下Oculus联合三星推出的VR头显设备。对此,Oculus首席技术官JohnCarmack解释称,Facebook为恢复GearVR的市场地位投入了大量心血,但最终还是决定将重点转向VR一体机。
以今天的眼光来看,Daydream这个在2016年的I/O大会上诞生的项目,以及此后Oculus与三星的合作,很明显就是谷歌、三星、Facebook三家应对彼时VR热潮的应激反应。但不幸的是三者都赶了个晚集,因此在此后连续3年的I/O大会上,Daydream都处于边缘化的地位,劈柴哥大谈特谈的除了Android就是AI,VR似乎被抛诸脑后,而GearVR也欢快的被OculusGO所代替。
至于说谷歌和Facebook先后放弃手机VR的原因,目前业内的主流看法是由于屏幕、电池,及性能方面的原因。这类需要将手机连接头显的VR盒子,作为最为廉价的VR产品,其所带来的沉浸式体验是需要手机本身的屏幕来呈现的,以1080P分辨率为主的手机屏幕在日常使用中确实足够,但当视距被极大压缩后,在放大数倍的情况下,所带来的则是极其严重的颗粒感。
如果说观感一般还可以忍忍,那么VR画面输出的渲染对于手机性能的压榨,带来的则是短时间内的高发热,而高发热则将会使得手机出现主控降频及性能下降的情况,再加上智能手机有限的电池容量,二者也共同限制了这类产品的实际使用时间。因此这样一个使用体验一般,使用时间有限的产品,被消费者束之高阁也就在情理之中,谷歌所设想通过与时下最热门的移动设备智能手机结合,教育用户加入VR生态的做法,则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只能以破产告终。
当然,就像在当初VR热时很多人说的那样,这类手机VR盒子的使命就是作为廉价版产品,给消费者接触VR提供一个低门槛的机会。顺着这个逻辑引申,如今手机VR的衰退在一些人眼中,则恰好是VR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用户已经不满足于手机VR所提供的简陋体验,转而需要画面更精细、视场角更大、性能更高的VR一体机等设备。
可事实真的有这么乐观吗?当然不是这样的。目前以3C数码产品销售闻名的京东为例,抛开已经被谷歌和Facebook判了死刑的手机VR盒子,HTC、Pico,乃至爱奇艺的VR一体机合起来,累计评价也不到百万量级,基本与家用游戏机的销量半斤八两。如果说主机玩家在国内数量不多,是历史原因及PC和手游挤压的结果,但VR作为全新的娱乐形态是几乎没有同生态位竞争对手的,所以这样的销量也只能证明,VR现阶段还依然是个小众市场。
除了没有起色的消费级市场,与HTC一样“AllInVR”的FacebookCEO扎克伯格也说了大实话。其最近在接受外媒有关“什么时候VR/AR能够从小众市场走进主流C端市场”的提问时表示,还需要更多时间,才能达到一种“人们愿意期待Facebook更多新产品”的水平,这一天可能不在2020年,不过希望不会是2030年。在就连旗下硬件业务仅有VR的Facebook,对于这类产品的普及都还没有很强烈的信心。
本质上来说,在经过了虚火过旺之后的VR,如今面临的核心问题是缺少“颠覆性”。英国广播公司(BBC)在解散其VR内容团队时表示,这项技术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们在基于智能手机的VR上看不到未来,因此可能要过几年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VR设备的分辨率、刷新率、视场角、操控性确实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晕动症的问题却始终让厂商们束手无策。而晕动症的典型表现,就是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在VR领域则是VR设备告诉眼睛的信息是“你正处于飞驰的赛车上”,但身体却原地不动,因此使得大脑会因为视觉上的欺骗导致“宕机”,这也是许多VR设备都会提示玩家一次体验时间不宜太长的原因。
因此准确来说,只要晕动症这一核心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那么VR就不太可能成为市场的主流。毕竟大家想体验VR通常都是为了娱乐,而不是想难为自己。
作为VR还不普及的现在,投入成本以及基础设备的匮乏,导致人们还很难看到它的优点。但是VR从出现到现在,可以看到它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目前VR应用最有前景的领域是在影视、教育、旅游与游戏。
首先影视上可以让人置身于其中,这不是一般3D、4D电影所能做到的,VR电影用过一幅眼镜就可以给感官带来无与伦比的体验;教育上目前已经在陆续在各中小学校建立智慧教室系列,通过VR在线的方式,对于学生各个学科的学习,做到身临其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可以规避在学习过程中所潜在的风险;旅游上的VR体验可以让有兴趣的游客不用在盲目听信宣传,以自己切身体验去感受,VR技术不仅可以满足没有到过景点的游客的浏览需求,也能将不存在或即将不复存在的旅游景观复原展示;最后在游戏领域虽然还没有得以广泛的实践,但是最近的一部电影“头号玩家”,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了它的无穷前景,以VR眼镜为媒介,就可以切身体会虚拟世界你所想象的冒险,加上别的一些可穿戴设备,就可以带给感官最真实的体验。
VR的未来,在各个行业的前景将是不可估量的。
学习完本专业毕业可以进游戏公司、动漫公司从事3dmax模型师,动作师,插画师,3dmax设计师。也可以从事室内创意设计师、家装设计师、工装设计师、效果图表现师、园林设计师等工作。
可以看到智能硬件版块同比增长210%,歌尔似乎找到了出苹果耳机外的第二利润增长点!隔天的股价表现也很明显,直接拉涨停,表示各路资金十分认可歌尔交出的半学期成绩单。然而,市场的热情永远是短暂的,9月8日创出52.25的阶段高点之后,(这主力有强迫症吧,还搞个对称价)第二天以跌停开启了回调,10月28日,在成立了十七年零八个月后,Facebook这家全球拥有超20亿用户的社交平台,正式宣布战略转型,曾经的大拇指标志被撤下,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类似于“无穷”的新标志和一个新名字——Meta,由此元宇宙概念被彻底引爆。歌尔也受益供货Facebook的VR设备而开启一个月左右的上涨。在此期间无数公司选择与‘元宇宙’沾边,市场资金也喜欢炒作这些新鲜事物,这个板块成为游资们的娱乐场。
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Meta更名后的首份财报不及预期,不仅导致它大跌26%,也浇灭了炒的火热的元宇宙概念。
前段时间歌尔成功修炼了九阴真经,股价已经跌到了前期低点附近,这个时候我们再来看看vr,再来审视歌尔。它的投资逻辑是否发生了变化,vr产业是否停滞不前。
歌尔股份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从公司的官网可以看到,歌尔为客户提供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的垂直整合产品服务。精密零组件业务包括声学光学微电子结构件,包括扬声器受话器,扬声器的模组,触觉马达,无线充电器,天线麦克风传感器等;另外一块业务是智能声学整机业务,也就是各类耳机,有线耳机,TWS耳机,还是头戴耳机等;还有一块业务是智能硬件业务,包括VR虚拟现实产品,AR增强现实产品,还有一些可穿戴设备产品,智能手表手环,智能音箱,智能家居,家用电子游戏机等。
讲歌尔股份的业务,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歌尔业绩的驱动力来自哪。歌尔股份的模式,就是ODM模式,是代工厂,不仅是一些组装业务,还包含一些设计整合业务,一些国际消费电子大牌厂商,像苹果的AirpodsMax耳机是歌尔股份独家代工的。
提到产品就不得不提及meta的OculusQuest2这款产品,2020年10月底,Facebook发布新款VR一体机产品OculusQuest2,性能较初代升级,且售价仅299美元,较初代价格下降了100美元。因此,发售半年时间内,Quest2累计销量超过历代OculusVR之和。并且,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2020Q4至2021年Q1,出货量占鳌头,市占率高达75%!
知名咨询机构IDC的数据显示,2021-2025年,全球VR虚拟现实的产品的出货量年化增长41%,AR的年化增长138%。
而歌尔是高度绑定OculusQuest2这款产品,但不限于此包括国外的索尼,国内的pico等等与歌尔都有业务联系。
虽说歌尔的年报要3月30日才能露出真面目,但是它早已在三季报时自信的提前预告,预计2021年1-12月业绩预增,归属净利润约为42.44亿元至45.28亿元,同比上升49%-59.00%,每股收益约1.28元至1.36元。就是这么自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今年他的一季报增速会继续保持!
由于春节前后,资金得各种负面消息,包括美元加息的预期,赛道股、基金重仓股遭遇了重点爆破,歌尔也经历九阴真经,也遭遇10面埋伏(十连阴)。
上周过后由于赛道股迎来反弹,歌尔动态市盈率PE也来到34倍左右,而公司的业绩增速在50%-60%,所以从PEG估值角度而言,歌尔股份的估值是比较低,尤其是在一个VR产业刚爆发大爆发的背景下。总之这轮歌尔的每一轮下跌未尝不是一个机会,与歌同行,与尔向未来!
日线级别上来看歌尔从前期地点反弹了10%左右,并且看到前期底部是有成交量的!说明这波上涨还没有结束,从上涨节奏来说,目前也是处在3浪的上升趋势中(图中红色线),同时我们也要看到47附近有长时间的成交密集区(压力位,图中黄色线),股价到达这个位置肯定不会一蹴而就直接越过,要么在这里震荡,要么回落。回落之后又是一个好的买点,因为越靠近一季报,股价越容易出惊喜!
60分钟级别上来看,歌尔股份在2月14号走出今年最低价后进入了一个缓慢爬坡的过程;在爬坡之前歌尔股份经历一段超大放量下跌的过程,这一轮必然是洗出去了不少高位筹码,股价又重新进入了一个吸筹周期;在爬坡过程中歌尔股份并未有过急涨急跌的现象,此种情况或是流通股已有一定的控盘度,又或者该股进入到了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步,但从交易量来看前者概率更大;考虑到歌尔股份的基本面,机构在该位置理应有吸筹的动力,结合大盘位置该股再次大幅回撤的概率较低。不过因为歌尔股份本身市值很大且换手率相对较高(近半年平均在3%以上),吸筹过程必然漫长,此阶段很容易走出小宽幅震荡的行情,若持有该票比较适合反复做T,若未持该股可以选择逢跌逐步建仓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以后就是互联网信息时代,关于房产APP都开始大量推广VR,大多数客户都会觉得它更真实就好比实地看房一样。
刚好有个朋友做VR,在业内比较知名,也是我很佩服的一家企业,今年初A轮,跟他取过几次经,强答一波VR技术目前的应用场景:
1、购物平台产品展示,比如你要买一件衣服,对着手机比划就可以看到底合不合身,买包也一样。
2、旅游景点宣传,景区门口直接通过VR屏幕,就可以直观立体地观赏整个景区,身临其境。
4、火车站机场人脸识别,民用或者侦查都可以,犯罪分子只要出现在火车站机场,哪怕戴着帽子口罩或者在动,也能根据体态、身材比例或者身体器官比例来识别。
如今VR技术可以说在各个领域都被广泛应用,逐渐形成了规模化,国家也在大力扶持VR技术这一高新科技的发展,G20峰会明确提出利用人工智能与虚拟现实技术与现有的实体经济相结合,创造出更利于人们生产生活的新型发展模式。
VR+3D的全景展示技术给了用户全新的视觉听觉体验,是以往的平面视觉所不能触及的,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小商家都可以利用VR技术实现全景营销,让用户有身临其境的极佳体验,所以VR全景市场前景是非常好的。
01教育部新规:虚拟现实教育将作为创新教学的改革方式
02《十三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虚拟现实,并表明未来将大力扶持虚拟现实技术
03《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再将虚拟现实列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开阔地
04工信部、发改委将VR、AR纳入智能硬件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行动
05文化部鼓励游戏游艺设备生产企业积极引入AR/VR技术
06住建部编制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鼓励使用虚拟现实技术
07商务部、发改委、财政部发红头文件,鼓励进口虚拟现实等服务
08发改委将AR/VR技术纳入“互联网+”建设专项
09《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新增VR产业分类
当然,这只是部分政策,自2017年VR元年后,国家层面乃至地方政府都密集出台了许多推动虚拟现实产业快速多元化发展的政策。相信在国家政策环境的积极引导下,虚拟现实产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工信部发布《加快推进VR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8年12月,工信部正式发布《加快推进VR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指导意见》),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对国家加快VR发展。
教育部把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加入专业目录
2019年71所高职院校首次开设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2018年,教育部宣布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增设“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共有71所院校从2019年开始执行。从长远来看,教育部的新举措为产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坚强的后盾,同时也为VR/AR行业带来了信心。
之所以这件事很重要,是因为VR产业发展多年来是没有专业的,是在教育目录之外。
2018年,VR开始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进行结合,形成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发展的潮流。在此背景下将催生一批新形态设备,例如可穿戴式计算机,也将会促进产业融合。”再好的技术也要和产品相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都要VR进行可视化结合来展现。”
新视维认为,随着5G技术的成熟和普及,未来可能会诞生新的应用高潮和新形态的产品。毫无疑问,5G技术凭借低延时、高带宽可为VR带来更优秀的体验,而具体到应用场景中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变革。
“VR在教育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虽然VR不可能完全取代教育,但VR会带来教育上的革命和创新。
沉浸式体验,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2019年71所高职院校首次开设虚拟现实应用技术专业
随着人们VR的理解逐渐深入,加上国家政策更多的落地和推动,更多企业开始寻找更加多样的应用场景。在教育、医疗、娱乐、房地产的应用越来越多。VR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讲已经不是一个新奇的概念,VR全景肯定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身边!
这次小编对旅游十元宇宙的复合性公司,元宇宙插画-VR全景的市场前景怎么样的讲解希望对大家有所提升,有喜欢的朋友欢迎转发,小编先干为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